對于大豆、花生兩個價格反應較敏感的品種,國家應適當加大種植補貼,適當提高收儲目標價格標準,參照玉米等糧食的價格趨勢和供需情況,以每畝不低于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效益的收購價直接補貼農民;調動油料作物種植的積極性,對于因為油料作物種植效益低而出現的棄種現象,應綜合考慮種子成本、生產資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等生產成本,將補貼水平由目前每畝補貼10元提高到30~35元;因地制宜,突出地區差異,針對不同區域特殊情況進行分類補貼,以適應不同地區的需求。
單產低,出油率低是造成國產大豆比較效益低、種植面積不斷萎縮的重要原因,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單產和出油率瓶頸是提升國產大豆競爭力的唯一途徑。國產油菜品質優良,潛力巨大,要研發和改進冬閑田種植技術,促油菜生產量質齊升。以大型國有糧食加工企業為核心,制定市場營銷戰略,強化品牌運營,打造國產大豆“高品質蛋白”和菜籽油“東方橄欖油”的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品牌附加值,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消化過剩產能,提升本土加工企業經營水平。
政府要扶持產業發展,依照市場經濟要求和現代化企業發展特征,以大型化、集團化、規模效益顯著、國際競爭能力強、發展前景光明為標準大力扶持本土油脂加工企業發展,創辦一流的現代油脂加工企業。
行業協會要發揮組織作用,促成企業間聯合,推進植物油產業鏈建設,提高種植、加工、流通、進出口貿易等環節的組織化程度和經營水平。企業應積極推動兼并重組,消化過剩產能,打造自身知名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充分利用國內外期貨市場對現貨頭寸進行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爭取在劇烈的市場波動中實現穩健經營,不斷提升產業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